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(wǎng)!
演戲習俗
2009-01-02 09:54:50 閱讀量:998 來源:天臺人才網(wǎng) 作者:天臺人才網(wǎng)
自古以來,就有各種各樣的戲班活躍在天臺城鄉(xiāng),年長月久形成了一種風俗。
  在那時,由于沒有電影,沒有電視,演戲就成為民間主要的娛樂。但因為科學落后,迷信盛行,人們對各類神明十分依賴,因此演戲也就往往成為一種酬神的活動。人們?yōu)樯穸輵?,認為神也能看戲,高興了就能給人們更大更多的保佑。這樣,在天臺城鄉(xiāng)慢慢形成一種慣例,在各神生辰之日,必定邀請戲班開臺演戲。
   演戲的場所在天臺城關是各神廟,在天臺農(nóng)村是各族的祠堂。神廟和祠堂都建有一個頗為考究的戲臺,約一丈五尺見方,離地四尺來高,四角翹檐,雕梁畫棟。戲臺后有排間,專供演員化妝歇息之用。
   演戲的經(jīng)費來源有兩種,一種是公積金,一種是臨時募集。公積金有屬于堡(相當于行政村)的,有屬于扇(相當于自然村)的。演戲時,有的是由一扇承值年戲;有的是由一扇主管,其他各扇充資聯(lián)辦。
   那時的戲分壽誕戲、臨時戲和燈頭戲三種。壽誕戲又稱正戲,就是為了慶祝某神生辰所演的戲。演壽誕戲,在戲臺兩角懸掛大紅紗燈,臨時戲則不掛紗燈。例如天臺城關三月三日橋亭坑玄天上帝生辰演戲,三月十五日東門里趙元帥生辰演戲,十月十七日金庭五帝生辰演戲等等。農(nóng)村中如五月十三日關帝生辰,平鎮(zhèn)和灘嶺兩地必定演戲;七月初二太平鄉(xiāng)主生辰,歡岙、鋪前兩地演戲;八月十三日胡公大帝生辰,天宮、方山兩地演戲;十月十二日朱楊兩相生辰,屯橋鄉(xiāng)百祥廟演戲;十月二十日康元帥生日,溪南演戲等等。這些風俗在解放以后,因破除迷信,掏毀神廟,一律廢除了。近年由于農(nóng)村經(jīng)濟復蘇,有些地方又悄悄恢復。
   臨時戲是指不在神明生辰所演的戎,一般在歡慶豐收,歡慶某座橋梁或公共設施建筑落成時舉行。
   燈頭戲只盛行于原天臺縣三十七都(現(xiàn)馨安縣方前鎮(zhèn))。燈頭戲自正月初二開鑼,一直演到正月底為止。
   演戲過程中還有賞錢的風俗。賞錢者有三種人:一種是剛剛中了什么功名的人和他的夫人,最早時賞二百四十文,角洋通用以后,賞六角至一元。第二種人是地方長官和外來貴客,賞錢數(shù)字更大一些。第三種是當年被神明治好疾病的人前來還愿,這種人給演員賞錢,每本戲賞一百二十文,以后賞四角或更多一些。還愿者還要在神前或臺上貼紅紙條,寫明為何還愿,賞銀錢若干。
   演戲期間要宴請戲班所有的人和外來客人,叫做戲文飯。在祠堂里演戲,如果這個氏族祖上有遺產(chǎn)的,就作為宴客的資金。
   戲班要去請,請的時候先和班主接洽。班主能答應最好,如果班主因為某種原因推諉,請戲的人說什么也要他們來,再不答應就要“搶戲箱”。搶戲箱有兩種方法,一種是到戲班所在地搶,另一種是等在戲班經(jīng)過的路上攔截。有時碰到兩個村同時叫這個戲班,往往為搶戲箱引起械斗。為什么要這樣呢?因為演戲挑選的日子不是神明生日便是黃道吉日,耽誤了便認為不吉利。一個地方要演戲,十幾、幾十里方圓的人都趕去看,若是不按期演出,憤怒的觀眾就會敲毀該村所有糞缸,燒毀該村堆在野外的所有稻稈蓬。所以,凡是決定演戲的村莊,無論如何也要把戲班請到。
   天臺的戲班在過去大多從東陽、新昌、寧海等地請來,所請的戲班主要是亂彈、高腔、徽調(diào)三種。天臺本地也有一些戲班,一般都是中流社會的人士集合而成,大多唱昆腔、灘簧、詞調(diào)。演出的是路頭戲,只有情節(jié),唱腔、道白都靠演員臨場創(chuàng)作發(fā)揮。
   解放初稱戲班為農(nóng)村劇團,后曾稱宣傳隊,80年代初稱民間劇團,現(xiàn)在稱民間職業(yè)劇團。解放以后,天臺本地戲班蓬勃興起,以越劇戲班為主。最盛的是八十年代初期,全縣民間劇團達140多個,僅街頭一個區(qū)就有38個。 (曹志天)
求職標簽
訊息分類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