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!
交通事故形成的主觀因素有哪些
2012-07-05 12:38:09 閱讀量:934 來源:天臺人才網 作者:天臺人才網
據調查,交通事故形成的主觀因素,是與身體狀況有密切關系的。

步驟/方法

  1. ​ 1、心理因素
      美國學者曾調查過近400名肇事司機,發(fā)現八成在車禍的6小時內,受到強烈刺激。如果司機本身的思想情緒處于苦惱、憂慮、激動時,會產生心理混亂、精力分散、反應遲緩等不良表現。

  2.   2、藥物因素
      服感冒藥后開車也有危險。因為感冒藥內大多含有催眠成分。據學者調查表明,有11%的司機發(fā)生車禍與服鎮(zhèn)靜藥、安眠藥、止痛藥等有關。這類藥可引起嗜睡、注意力分散、視野縮小或模糊等。

  3.   3、疾病因素
      醫(yī)學研究表明,患糖尿病或癲癇病的駕駛員,發(fā)生車禍的危險性很高。這是因為糖尿病人常會發(fā)生低血糖,可致一時性眩暈。而癲癇病的危險性是可見的。

  4.   4、生活因素
      暗光下看熒屏會過多消耗體內的血清維生素A,連續(xù)幾小時觀看,維生素A減少近一半、視力下降30%,同時也影響辨色能力。此外,夜間娛樂時間過長、休息不好,也會引發(fā)車禍。

  5.   5、嗜煙因素
      美國調查表明,吸煙者發(fā)生交通事故的相對危險性比不吸煙者高。吸煙能提高大腦的興奮性,司機更易冒險開車。開車前吸3支煙,視力降低20%左右,思維反應速度降低25%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