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(wǎng)!
讀城記之天臺(節(jié)選)
2012-08-22 13:30:34 閱讀量:492 來源:天臺人才網(wǎng) 作者:天臺人才網(wǎng)
     一、臺州在全國叫得最響的兩個文化名人:一個濟公,一個寒山子。兩個都是癲人,而且都出在天臺。還有一個天臺人不好意思叫響的名人,是南宋末年幾乎與秦檜齊名的大奸臣賈似道。

  二、臺州諸山中,最出名的便是天臺山,林語堂在小說《京華煙云》的結(jié)尾,就寫到天臺山,“那一夜,是新年除夕,他們停在天臺山下的一個廟里。這一帶鄉(xiāng)間是浙江省第一等美麗的地區(qū),公路未興建之前是人跡罕至的。所以也是游客所稀見的地方。在遙遠(yuǎn)的地平線上,看見巍峨的花崗巖山峰拔地而起,高聳天際,半入云端?!?nbsp;在歷盡千帆之后,木蘭一家來到了天臺山,“在遙遠(yuǎn)的地平線上,高聳入云的天臺山巍然矗立。它在道家的神話里,是神圣的靈山,是姚老先生的精神所寄之地。在廟門前,老方丈仍然站立。他仍然看得見木蘭、蓀亞,他們的兒女,與他們同行的孩子們,所有他們的影子。他看了一段時間。一直到他們漸漸和別人的影子混在一處,消失在塵土飛揚下走向靈山的人群里——走向中國偉大的內(nèi)地的人群里。”

  在林語堂的心目中,天臺山是精神洗禮的圣地,是神圣的靈山。

  三、我感覺天臺人比臺州其他地方的人都要講究養(yǎng)生,別的地方是老年人講養(yǎng)生,天臺這地方,小青年也講養(yǎng)生。一天臺朋友說,他每晚堅持溫水泡腳,二十年如一日。我原先一同事,叫陳紅松,小青年一個,也是日日泡腳不歇,說起泡腳養(yǎng)生的好處,他概括了洋洋灑灑七八點。難怪,天臺要推出什么養(yǎng)生之旅,蓋因天臺人養(yǎng)生的群眾基礎(chǔ)實在太好了。

  四、最初走出去的一批天臺人,干的生意是做家具、開浴室、開旅館,以及賣一種被稱為“篩網(wǎng)”的工業(yè)濾布。做著做著,就做大了,現(xiàn)在中國家具業(yè)的領(lǐng)軍人物、顧家工藝的老板就是天臺人,還有情人島床墊、香港斯可馨家具集團的老板,都是天臺人。說到家具行業(yè),不能不提到天臺人。

  五、以為天下就熊貓愛吃竹葉,沒想到天臺有一種小狗牛,體型跟狗差不多大,它也愛吃竹葉。這小狗牛跟猴豬、拳雞一起,被譽為“天臺三寶”,肉質(zhì)細(xì)嫩得跟著名的神戶牛肉有得一拼,它是明朝皇宮的御品。上世紀(jì)70年代,美國總統(tǒng)尼克松訪華時,天臺小狗牛還上了國宴。

  天臺人還有種叫寄山牛的,不過跟肉無關(guān),天臺人把上門女婿稱作“寄山?!薄?

  六、天臺人說話基本靠吼。

  說到天臺人,我以為最大的兩個特點是:講話像吵架,愛說天臺話。

  天臺人跟天臺人在一起,聊天時肯定用天臺話,跟別的縣市區(qū)人在一起,也是用天臺話,外地朋友聽不懂天臺鳥語,見天臺人用天臺土話說得興高采烈,他一句也聽不懂,相當(dāng)郁悶,恨不得把這幾個天臺人的舌頭揪出來彈幾下。

  七、天下寺院里,國清寺心最平。門票多少年了還是5元一張,不像別地方的寺院,一漲漲到50元。

  國清寺的佛家弟子說,票價便宜,為的是讓老百姓能時常見到佛。

  難怪國清寺的香火,從年初一旺到年三十。

  八、一個天臺朋友說,要長壽,住天臺。他說,從南朝至今,天臺有據(jù)可查的百歲以上壽星就有80多位,著名的得道高道有60多位,天臺山道人張皓138歲,陳摶118歲,石泰136歲,范青云143歲,高東籬151歲。天臺桐柏宮歷任道長壽命最高者為151歲,次之為150歲,再次之為137歲。天臺的壽星那真叫一個高壽,百歲老人只能墊底排后頭。

  九、“接客”這個詞好像有點曖昧,似乎跟青樓里的鶯鶯燕燕沾點邊,我一朋友以前在市政府接待處當(dāng)一小頭目,我便戲稱他為“接客處處長”。有時,我的兒子要找他兒子玩,打電話至他家,若無人應(yīng)答,我心中有數(shù),大體是接客去了。接客處的工作相當(dāng)忙碌繁瑣,有時,他上午接待河北某地考察團,下午安排廣西某地取經(jīng)團,晚上又要招待某地黨政代表團。我對他老婆說,看你家相公,一天接了好幾撥客,迎來送往累壞了身子,連個周日也沒個消停。

  不過,在天臺話里,“接客”這詞是“招待客人”之意。天臺話有一句“接客自門風(fēng)”,簡稱接客門風(fēng)。一個天臺媳婦,接客門風(fēng)好,人家便夸她賢慧,要是接客門風(fēng)不好,待客不熱情周到,那是要挨天臺男人罵的。

  十、天臺人很有韌性的,認(rèn)準(zhǔn)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來。天臺人至今還在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:說陳立鉆在山上人工種植鐵皮石斛,先后養(yǎng)了8條狗,但卻一條都沒有留住,因為都受不了清苦的日子。

  十一、電影《建黨偉業(yè)》中,有“火燒趙家樓,痛毆章宗祥”一幕,其中就有天臺人陳藎民的影子,五四運動中,就是這個天臺毛頭小伙子,踩在同學(xué)匡互生的肩上,越過高墻,第一個跳進(jìn)賣國賊曹汝霖家院,打開緊閉著的大門。

  十二、傳說南宋年間,濟公發(fā)明了餃餅筒。他把剩菜裹入面餅,下一頓再吃,頗受歡迎。上海開世博會之前,為了讓泛長三角地方風(fēng)味小吃齊聚豫園,豫園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派出由“老法師”組成的“美食偵探”,到全國各地探尋民間小吃。美食偵探走訪臨海,偶遇餃餅筒——面皮裹上多種小菜,形同大號春卷,又像洋快餐里的墨西哥卷。咬一口,滿嘴生香。

  上海的食探把它帶回上海,不過,嫌餃餅筒這名土,給了個相當(dāng)有文化含量的“藝名”——“濟公卷餅”。

  十三、都說天臺石梁的水特別好,說上海一生癌工人到天臺療養(yǎng)一段時間后,回去一查,癌細(xì)胞不見了。結(jié)果,一傳十十傳百,很多上海人都跑到天臺山來療養(yǎng)。天臺山差不多成了上海人的后花園。

  上海人評價天臺說,人是土的,景是美的,話是糙的,水是好的。

求職標(biāo)簽
訊息分類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