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(wǎng)!
游天臺山散記
2012-10-20 20:13:53 閱讀量:341 來源:天臺人才網(wǎng) 作者:天臺人才網(wǎng)
    國清寺

  每次外出游玩,總樂于參觀寺廟,可能出于自己心中對佛的一些感念吧。“十一”放假,閑來無事,就想出門走走。三門離天臺山很近,而天臺是濟公活佛的故里,又是中國佛教主要派別天臺宗的發(fā)源地,所以我是一直想去天臺山看看的。

  國清寺坐落在天臺山南麓,距天臺縣城約3公里,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(qū)佛教全國重點寺院。該寺風景幽美,山水秀麗,外有古塔(隋塔)迎賓、雙澗(北澗、西澗)回瀾之勝,周有五峰(靈芝峰、映霞峰、八桂峰、靈禽峰、祥云峰)環(huán)抱、層林染翠之美,清幽深邃,風光旖旎。國清寺也是日本和韓國佛教天臺宗的祖庭。

  我第一次知道國清寺是在初中學中國歷史的時候:唐朝開元年間,曾來國清寺學算僧人一行法師(俗名張遂)在公元725年至727年間,主持完成了地球子午線的長度測量,得出子午線長度為35127唐里(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),并編成《大衍歷》,糾正了前代歷法中的許多錯誤,是這一時期歷法的集大成者。在當時的科技條件下,我國古代的科學水平有這么高,一行法師的科學成就真是讓人崇敬。

  參觀國清寺,我的第一意愿是找到一行法師的舍利塔??捎瓮暾略?,也沒有找到,雖然國清寺風景優(yōu)美,讓人流連忘返,但心中總覺得缺少點什么。找當?shù)厝藛栠^才知道,一代科學巨匠一行法師的舍利塔竟然在寺院外的一處圍墻邊,也沒有路可以上去,繞了一圈,只能在遠處用相機拍了一張法師舍利塔的照片,作為紀念吧。

  因一行法師我知道了國清寺,而實際到了國清寺,卻差點與大師擦肩而過,可見自古做學問者要甘于寂寞??!紅塵入世,又怎能有時間安心做學問呢?近些日子看新聞,這屆諾貝爾獎依然沒有一位中國科學家,雖有一位美籍華人獲獎,可人家卻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,讓國人好郁悶。網(wǎng)上又傳出某某教授抄襲別人的論文被處分,諸如此類的,讓人心煩。想起小品大師趙本山的一句笑話“一個廚師不研究菜譜,研究上兵法了”,全都學會忽悠了。

  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。說起來容易,而做起來難,世間萬物,“名”和“利”,又有幾人能參透,又能放棄呢?做人做事,甘于寂默,不求聞達于諸侯之人,愿意踏踏實實做點實事的人,真是少之又少。我以為然。

  石梁飛瀑

  石梁飛瀑在中方廣寺曇華亭外,寺內(nèi)有倚山而筑小巧玲瓏的佛殿和僧寮,殿前曇華亭系南宋理宗時天臺籍宰相賈似道初建。據(jù)說,此亭落成后,寺僧在供茶時,茶杯中出現(xiàn)異花倏然即逝,于是就命名為“曇華亭”。曇華亭外便是名震中外的石梁飛瀑。這座天然石梁橋橫跨兩山,勢極雄奇險峻。歷代文人墨客極力描繪,有說“梁如臥虹,中凸端垂,苔蘚滿綴,斑似龍紋”;有說“形如臥?!保挥姓f“形如大鯉,屈身顛尾”;有說“似大鵝之頸,自北頸向南啄食”;也有說是“兩龍接舌”。石梁全長7米,梁下有洞2.3米,橋背寬僅0.2——0.3米。橋下一掛飛瀑,落差達35米,跌入湛藍深邃的碧潭里,飛珠四濺。四周山霧彌漫,如遇陽光斜照,虹霓時現(xiàn)時滅,五光十色,班斕多姿。

  人在石梁橋下翹首仰望,只見長空“雷鳴”,水從天落,真有“滄海平翻鰲背上,銀河倒瀉雀橋東”之勢。瀑布沖入潭中,飛波若舞,散沫似珠。平靜時“麗日下碧潭,長光透疏竹”,又是另一番景象。橋下游有一座古老石拱橋,名叫“仙筏橋”,人立橋上,石梁飛瀑全景盡映眼中。

  石梁飛瀑下來是一段窄窄的山溝,山邊的小路僅一米多寬,基本上是人工鋪就的條石路面,離水面不高。由于是秋天,小溪中的水量不是太大,涓涓細流,穿梭于大石之間。漫步在小溪旁,俯首下去,可以看到水底的細沙,偶爾幾條寸把長的小魚,從你指間滑過,瞬間游得無影無蹤。如果你有興趣,隨手搬開一塊石頭,便能找到幾條小魚藏在其間。掬一捧水澆在臉上,每一個毛孔都張開了,清涼極了;興致高漲的城里人,無論男女,大多會放松一下手腳,脫了鞋襪,泡在水中,觸磨在光滑的石頭上,真有些按摩的功效呢!

  不太高的山上,長滿了不知名的樹,其中夾雜著淡白或淡紅的小花,點綴其間,有些生機盎然的氣色。抬眼望去,有許多黃橙橙的果子掛在枝頭,于是大家興致一下高漲起來,跑過去細看,原來是柿子??磪捔烁邩谴髲B的城里人,尤其是孩子,見到長在樹上的柿子真高興。女兒禁不住尖叫起來:“爸爸,是柿子!是柿子唉!”。我也很興奮,有20多年沒見到柿子樹了。黃橙橙的柿子掛在技頭,著實惹人愛,我不禁想去攀摘,下意識地四周望望,可不敢下手,呵呵!

  瓊臺仙谷

  瓊臺仙谷有上下兩個入口,為了節(jié)省體力,我與妻決定從上入口進入景區(qū)。走過一段比較平坦的山路,來到瓊臺峰,俯首向下望去,不禁吸了一口涼氣,頭“轟”地一下,有點暈,我恐高的老毛病又犯了。可能是人長胖了,抑或年齡大了,膽子小了,當年在隆冬季節(jié)一天內(nèi)上下華山的勇氣和魄力早已蕩然無存。心里不免打起鼓來,自己靠著路邊挪下山去,估計問題不大,可四歲大的女兒怎么下山?妻說她來帶孩子,我只管好背包就行。

  想想也只好如此,至少她沒有恐高的毛病。真正向前走就不一樣了,過了天橋,下山的路全是由人工在山腰中鑿出來的懸空棧道,一米多寬,我雖然一個人在上面走,但一眼也不敢向山谷中看,生怕身體失重掉下去。妻帶著女兒怎么能走呢?她似乎不太擔心,和女兒有說有笑,一路牽著手,一步一個臺階,跟在我后面。平時女兒總是要耍耍賴,讓我和妻抱的,今天在妻的鼓勵下,竟然自己一路走下來了。

  一路下來,相遇多是上山的人,看來愿意出體力體會爬山之樂的人更多些。人在低頭爬山的時候,可能注意力主要放在盡力向上攀登上,反而對山勢的險峻不太在意了,誰說不是一種收獲呢?從上向下行,可以節(jié)省體力,但有驚心動魄的一面,也算是有得有失吧。

  跨過通天門,總算到了谷底,平行十多米,來到一處寬闊的地面,路邊有一些當?shù)厝碎_的小賣店。全家三口人長長出了口氣,都感覺到累了,坐在路邊大石上休息一下,吃點干糧,補充一下能量??袃煽诋?shù)厝速u的玉米棒子,真甜?。⊥耆木G色食品,保證沒有什么“三氯氰胺”之類的添加劑。

  “不許亂扔垃圾!”女兒稚氣又響亮的一聲,嚇了我一跳,這小家伙又在當義務環(huán)境管理員了,“老師說的,不能亂扔垃圾!”周圍的行人都會心地笑了,一位中年人有點訕訕的,一定是這位老兄扔垃圾被小家伙抓了個正著。我和妻有點尷尬,對中年人笑笑,算是賠個笑臉吧。

  這位老兄還真不錯,訕訕笑笑,“你女兒真乖!”,俯身把扔掉的垃圾撿起來,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。

  童言無忌,確是如此?。?

  有時和孩子在一起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本來我們大人應該做好的,天長日久,反而不如孩子了,可能也算是一種退化現(xiàn)象吧。

  濟公故居

  濟公故居在天臺,傳說濟公是降龍羅漢托胎出世,其實濟公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凡人,生于南宋天臺,名叫李修元。濟公先祖李崇矩,原籍在當今的山西長治一帶,當年的天臺是他高祖李遵勖的封邑。

  濟公在天臺的祖居,位于縣城北門外的永寧村,隨著歲月沖刷,滄桑變遷,早已不復存在。現(xiàn)在的濟公故居,是近年復建的,其間宅第街坊與樓臺亭閣水榭園林薈萃一體,充滿南宋時代氣息,蘊含浙東地方建筑風格和仕宦人家宅第格局。

  中國話劇院著名演員“活濟公”游本昌曾說,走進濟公故居,除了欣賞浙東宋代建筑風貌、了解濟公身世淵源所在外,還可以讓人看到當年濟公是怎樣舍棄百萬家財,走上云游四海、扶危濟困、彰善罰惡的“濟世”之路的。

  濟公法名“道濟”,俗稱“濟癲”,行為乖張,不容于世,就是在寺廟中也不被執(zhí)事僧所容,先是在國清寺出家,后去杭州靈隱寺,又到凈慈寺。他一生喜歡扶弱濟貧,不忌葷腥,酒肉穿腸過,佛祖心中留,修心不修口。

  我曾翻閱過一些佛教方面的書,大致知道些佛教方面的野史,而對濟公真是很佩服。且不論傳說中的濟公是否有那么神奇,會做法,能呼風喚雨,就說他能舍棄百萬家財,我就做不到,估計現(xiàn)在很多人也做不到,一是還沒有百萬家財,即使有,估計也舍不得放棄。至于走上云游四海、扶危濟困、彰善罰惡的“濟世”之路,有“舍棄小我,成就大我”的救世之心,就更談不上了。我想,這可能是世人稱濟公為“濟癲”的原因之一吧。唐寅詩云:“別人笑我太瘋癲,我笑別人看不穿。不見五陵豪杰墓,無花無酒鋤作田”,滾滾紅塵,物欲橫流,名利之爭,又有幾人能看穿呢?

  “拜濟公活佛,享人間正氣”,這是濟濟公故居照壁上的一條橫幅。我揣摩寫句話的人是這樣想的:世人只要學到一點濟公活佛的“濟世”之心,從自己做起,修身自省,完善個人品格,人世間就會充滿正氣,每個人都能享受其中的美好生活了。

求職標簽
訊息分類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