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(wǎng)!
黃水十八鑼
2014-04-03 09:24:41 閱讀量:349 來源:天臺人才網(wǎng) 作者:天臺人才網(wǎng)

黃水村在大雷山北麓,翻過山便是仙居縣了。這里離縣城40公里。黃水村為葉姓宗族聚居之地,從宗譜上看,從唐長慶年間,葉氏先人已經(jīng)在此繁衍生息了。

  在黃水村南面山谷中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水潭,最大的要數(shù)“龍?zhí)丁?,相傳是“求水”最為靈驗的水潭。每到大旱之年,“求水”、“送水”的隊伍是絡(luò)繹不絕,鑼鼓震響,彩旗飛揚,頗為熱鬧。據(jù)說臺州知府大人為紀念龍王顯靈,同時也為答謝黃水村,還特地為葉氏宗祠送來一塊太湖石制成的匾額。

  民國初年的一個秋日,當遠道而來的“送水”隊伍,行過始豐溪的石板橋時,忽聽得黃水村也響起一陣鑼鼓聲,十分驚訝。黃水是一個偏僻的山村,平常村民們種種地,打打獵,就是出門迎接貴客,也只是“三盤銃”朝天放幾下,從沒聽說過還會敲鑼鼓。“送水”的鑼鼓與黃水村迎接的鑼鼓聲交會在一起,一直到村中的“葉氏宗祠”才罷了。

  縣官下了轎,輕輕撣了一下衣衫上的灰塵,然后走上臺階,端坐在祠堂的太師椅上,呷了一口茶水,問村民:你們敲的是什么鑼?村民們面面相覷,有些茫然,因為這套鑼鼓經(jīng)是春天來村里收山貨的東陽人傳授的,也沒說叫什么名,有人忽然想到那位東陽人說過“十不閑”,就回縣老爺,說,是“十不閑”。因為“十不”與“十八”音有些相同,縣太爺沒聽清,就認了“十八鑼”。

  村里對“十八鑼”還有一種說法,則是與村里宗祠的珠燈有關(guān),說是蘇州人來到黃水村給葉氏族人穿珠燈,這一穿就是好幾個月,文雅的蘇州人在為山里人帶來精美珠燈的同時,也傳給黃水村“十八鑼”。蘇州有“十八鑼”嗎?不得考證。

  解放后,來龍?zhí)丁扒笏?、“送水”的隊伍沒有了??墒屈S水“十八鑼”仍然在敲打著,每逢村里遇著什么喜事,或是送參軍、或是慰問軍屬,“十八鑼”就會響起。當時村里有四支“十八鑼”班,會敲的人就有50多人?!笆髓尅庇泄?、鼓板、大鑼、小鈦鑼、大鈸、小鈸等。敲打時由鼓板引領(lǐng)節(jié)奏,講究鑼鼓之間聲音的和諧,“十八鑼”成了黃水村歡慶豐收,表達喜悅最好的方式。

  上世紀90年代,黃水村老人協(xié)會成立,老人們立即想到要組織“十八鑼”表演隊,這畢竟是祖上留下的東西,不能讓它斷了脈。當葉星燦會長召集村上曾經(jīng)敲過“十八鑼”的人時,竟然只有10來個。老人們四處籌資,賣了表演用的高司帽,還自己動手用竹篾編了一個鼓架?!包S水十八鑼”又一次在葉氏宗祠敲響。后來“十八鑼”又從鄉(xiāng)里敲到街頭鎮(zhèn)、平橋鎮(zhèn),還敲到了縣里,在縣農(nóng)民文化節(jié)上獲了獎,名聲響亮。

  “十八鑼”雖說分5個段落,其中有三五七、慢板、長鑼、緊板、分階等不同的節(jié)奏,可在外人聽來,變化不明顯,顯得缺乏激情,而且要敲20多分鐘,有些冗長。村里人能敲“十八鑼”的,也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,盡管臺下的有些人聽得坐不住,可老人們很固執(zhí)地按照古老的鑼鼓經(jīng)來敲打,而且每次都要敲上二十多分鐘才敲完,因為他們覺得不這樣敲,就對不起他們心中的那一分神圣和熾熱。

  如今的黃水村有800多戶,大部分人在外謀生。2008年的初冬,村里決定將“十八鑼”傳承下去,于是10多個在縣城打工的男人放下手中的活,每隔一個星期就趕回村,聚在祠堂里跟老人學(xué)敲“十八鑼”,已經(jīng)84歲的葉小武老人還整理出“十八鑼”的鑼鼓經(jīng)。

  “十八鑼”一次次地在山村響起,如今的“十八鑼”不僅為賀喜,也為每一位剛離開人世的黃水人奏響?!笆髓尅币呀?jīng)融入到黃水人的血脈,成了黃水人永遠也抹之不去的印記。

求職標簽
訊息分類
熱門文章